dfgfg dfg sdfsdf sddsf fdgdf
後ECFA企業需要「轉骨」後ECFA企業需要「轉骨」 ~~~~~~~~~~~~~~ 2010/11/25 - [ 工商時報/政經八百/A5版] 【潘進丁/全家便利商店董事長】 ECFA議題一直在談,金融海嘯後,社會變遷快速,產業結構也到了轉型期,去年經濟基期低,今年相對成長很多,不過從數據看來,仍以出口加工比例為主,但GDP的民間消費沒有明顯成長,這與失業率、可支配所得有關。 政府正積極進行全球招商,就是希望GDP能與外國產業作結合,一個新創事業的投入,才能提高工作機會,才能拉高民間消費,至於跟連鎖產業有關的,一是home market本地市場,另一個就是國際市場。 台灣產業轉型可以分二塊,一是跟國外品牌結合,開拓新的經營模式,第二就是自有品牌到海外發展;而全家便利商店在本業以外關注的是外食產業,所以跟國外牛排連鎖店作結合,要進入國內市場爭取消費者的青睞,當然必須提供服務品質,或提高與同業的差異化才行。 至於本土品牌的開發,我認為自創品牌可以拓展國外市場,尤其中小型產業,像85度C就是蠻好的範例,將人才、資金、技術配套在新市場發展。而政府應該要有一個可執行的藍圖、一個完善的政策,幫助這些中小型企業擴展海外區域,使其具有國際競爭力,或許可由產官學合作協力去做轉型,相信具國際競爭的品牌,將會愈來愈強。 在後ECFA時代,企業若體力不足,就不可能抵擋住全球性的品牌,不過,目前看來,台灣許多品牌的確禁得起外來的競爭,但能要把自己的實力再拉高才行。副總統蕭萬長曾表示:企業要『轉骨』;政府也要有一個政策,讓大家「轉骨」成功,過去台灣政府比較扶植製造業,但如果可以扶植服務業,可創造更多的外匯。 像是西班牙的服務品牌ZARA、瑞典的家具品牌IKEA、法商家樂福,連鎖產業就算跨出國門,也不會有國內產業空洞化的問題。製造業一出走後就會關廠轉移生產基地,而連鎖產業國際化轉型成功後,不是 10年發展而已,而是持續性發展。然而台灣的市場規模太小,流通業若未能走出去,就難有永續的機會。就像ZARA,如果在自己國家經營的話,規模沒辦法那麼大,但它現在全球卻是前十大。所以台灣不能小看自己的實力。 現在企業裡的年輕人肯學,又願意外派,不像過去到大陸的資金、人才、物品都是單向,現在是雙向,尤其簽了ECFA是更好的助力。台灣更需要以此為跳板,跨向更大的市場規模。 流通產業需要迎合消費者的需求,就像柑仔店適合那個年代,但隨著時代的改變漸漸不適用。現今年輕人的需求也愈來愈不一樣,正走向網際網路的社會,包括跨國的商品,也都在網路上消費,未來或許在台灣全家便利商店訂貨,在大陸的『全家』拿貨;年輕人的旅遊,也透過網路下單,這些有形、無形的產品都可以走出去,如果界限都被打破了,就好比是一個無國界的社會(市場)。 現在電腦、通訊、電視加上手機,這些功能愈來愈多,那便利店要做什麼?因此,便利店也得轉型,不然也會消失。某一部分可能會被保留下來,另一部分就得改變,朝永續的成長才行,不管是國內或國外,本業可作多角化,這是一個成長動力,便利店需要一直改變,但又不能變太快或太慢,只能領先半個腳步才行,消費者才會接受。 早期全家剛進台灣開過大型店,跟日本當時便利店大小一樣,但當時大家不習慣去便利店買三明治,感覺好像去小超市,後來全家店鋪坪數只好縮小,但現在卻又朝大型店發展。未來10年,虛擬與實體將作更緊密的結合,尤其少子及高齡化的來臨,也許便利店也會推出很多符合高齡化,包括吃的、用的產品,也說不定。 賣場的設計也會隨著消費者的需求去改變。在社會結構的變化下,不可能一直都只是做20歲的年輕客群而已,未來像是生鮮、水果及蔬菜都有可能在便利店販售,便利商店或許可以取代自己家裡的冰箱的功能。 小洪隨筆:等政府轉骨?那...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
好站推薦:http://blog.yahoo.com/_6DEJTOP4N5BBXJC3PZMSH675RU
留言列表